花鼓灯发祥并流行于安徽淮河流域的20多个市县,是安徽从艺人最多、艺术上最丰富完整的一个民间歌舞。花鼓灯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。
花鼓灯是一种大型歌舞,包括舞蹈、歌唱和小型戏曲节目。舞蹈有独舞、双人舞、三人舞和群舞,有纯舞也能亦歌亦舞;舞蹈动作大都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提炼而成。花鼓灯的歌唱部分称为花鼓歌,其曲调来自淮河两岸的民间小调,或轻快优美,或哀怨抑郁,抒情性极强。伴奏乐器有大锣、钹、花鼓、小锣,称为坐场锣鼓,主要表演道具有岔伞、折扇、手帕和挎鼓等。
花鼓灯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容,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,热情奔放,幽默风趣,表现出淮河两岸人民粗犷、乐观的精神特征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。在国内多次盛大庆典和演出活动中,花鼓灯屡展风流,荣获盛誉。已故周因来总理曾称之为“东方芭蕾”,文艺界奉之为“民族民间舞的国宝”、“汉族舞蹈的典型代表”。
|